20090811

大镇压吓走外资

【解码行动/王维兴专栏】国际媒体广泛报道8月1日废 除《内安法令》万人大集会遭镇压的新闻,预示了马来西亚这个小国经济体的未来充满不确定因素;就算明年得以走出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,那也将是短暂且平面的 复苏现象。小国经济体的繁荣景象业已衰落,攸关法治的诉求遭镇压,将进一步埋葬小国经济体吸引外资及转型的可能性。

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,小国经济体的复苏仍旧夹杂著一个“关键危机面向”(crucial dimension of crisis),但腐败政权并未认真关切这个“关键危机面向”,以致在当前全球金融风暴的笼罩下,这个“关键危机面向”依然是小国经济体最大的隐忧。
本文所谓的“关键危机面向”,意指外资的前景堪虞。当前小国资本的流动呈现正面的双向互动,但是这个双向互动的资本流向同时指涉小国经济体难以挽回的颓势。1997年金融风暴之前的小国经济体,外资的“流入”(Inward FDI)相对沉稳,平均一年的外资流量是47亿2200万美元(马币166亿337万元),占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(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)的18.3%。
金融风暴之后,外资的“流出”(Outward FDI) 与流入开始出现显著的双向走势。到了2005年,“流出”的外资流量是29亿7100万美元(马币104亿3187万元),占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 10.5%。同年“流入”的外资流量则是39亿6700万美元(马币139亿2514万元),占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14.0%。
上述外资流量的数据表达了一个清楚的信息:外资的“流入”或下滑或不稳定,外资的“流出”则节节上升,并大有超越外资“流入”的可能性。
到了2007年,这个信息已成既定事实:外资的“流出”超越“流入”。2007年“流出”的外资流量是马币380亿元,“流入”的外资流量则是马币290亿7000万元。
上个世纪,马来西亚这个新兴小国得以吸引外资的几个主要因素,分别是廉价劳工、英语及法治环境。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,全球及区域经济体形势开始转变,外资的流向也变得难以捉摸;原本占据外资优势的小国,虽然深受其害却后知后觉,为了巩固政权,迟迟不愿正视相关问题的严重性。
外资不断流失的小国,不只廉价劳工的条件无法与中国这个“世界大工厂”竞争,英语的优势也断送在执政者“分而治之的教育政策”的高度政治化过程中,仅剩下“抢救中”的法治环境,勉强可以稳住外资的信心。
外资关切法治环境
8月 1日的废除《内安法令》大集会的诉求,与外资关注的法治环境,可谓不谋而合。《内安法令》之所以为恶法,并非庸俗政客的60天扣留天数缩减至30天的建 议,而是未经审讯的扣留行动、成了对付政敌的工具,及在扣留60天后,可以两年复两年、两年再两年、两年又两年……,不断延长的的所谓扣留“期限”,根本 不符合法治精神。
如此恶法,只能废除。至于所谓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或者恐怖主义云云,则当以其它法令取而代之。一项符合法治的法令,倘若含有过时条文,当以修法途径加以纠正。然则,一项不符法治的法令,执政者若真有捍卫法治的政治意愿,则须加以废除再另立符合法治的新法。
奈何,执政者一旦沉醉于国家暴力,就很容易凡事政治正确,给“捍卫法治”的8月1日万人大集会套上“目无法纪”的意识形态标签,然后骑劫空泛的人民及商业损失概念,让民众与资本家成为国家暴力的“无知代言者”。
更 糟糕的是,堂堂直辖区部长拉惹侬仄在凭空猜测示威一天内造成马币一、二亿元的损失之际,却无视在法治不彰的小国,过去20年将马币3300亿元断送给贪 污,这可是美国国际著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(Morgan Stanley)的估计。前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在位时设立的利商工作隊(Pemudah),则估计贪污一年內给小国造成马币100亿元的损失。这些造成外资 却步、生意人咬牙切齿的损失,谁来承担?国阵部长在胡乱发言前,请先问一问外资企业,他们是支持法治还是支持腐败。
外 资要求法治环境,废除《内安法令》正是抢救法治的重要一步。大镇压行动在宣判抢救行动死刑的同时,也吓走了外资。这是攸关小国经济体未来的重要一步,可惜 急于打压政敌的执政者,遇上急于巩固自身利益的执法头目,就像姣婆遇上脂粉客,眼中只有权力与个人利益。小国经济体是什么?外资又是什么?这些都只不过是 一堆资金流动数据,还是保住《内安法令》这类打压工具最实际。

王维兴是前媒体人,现任政策研究员。

merdekareview.com

No comments:

Alexa Traffic Rank

Subscribe to dunia-politik

Subscribe to dunia-politik
Powered by groups.yahoo.com